《剑网3》少林寺门派历史沿革与大事记
话说江湖之大,无奇不有,而少林寺作为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其门派历史沿革与大事记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让人津津乐道。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当时,天竺僧人跋陀由西域跋涉而来,得到虔信佛学的孝文帝的礼敬,跋陀见嵩山(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山形犹如莲花,便有意在“花”中立寺,孝文帝遂在少室山建造少林寺供养跋陀,三十余年后,南天竺僧人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广罗弟子,传授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开山祖师,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少林寺自从李世民还是秦王时就与李姓王朝结下不解之缘,隋末唐初,隋将王世充拥兵东都称帝,国号为郑,并命其侄王仁则为大将军,在柏谷庄设重兵建城池,以阻挡秦王李世民东进,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高祖李渊命其子李世民统领诸路军马前往征讨王世充,李初战失利,驻守柏谷庄的少林武僧志操、惠锡、昙宗等十三名武僧因不满王仁则侵占少林寺封地,“率众以拒伪师”,昙宗等十三武僧夜间攻入郑兵大营,生擒王仁则,献于李世民,为秦王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李世民登基后对少林武僧大加封赏,赐少林寺田地四十顷,水碾一具,十三棍僧俱受封赏,封昙宗为大将军,此后历经战争洗礼,少林武功日趋成熟。
武则天一代时,少林更是千方百计保存李氏血脉,与天策府一起成为李家的坚实后盾,光明寺一战,少林众僧大显神威,少林武学正统之威重现江湖,自那以后,谁都知道要想与大唐为敌,必须先过少林寺这一关。
到了杨国忠这一代,他更是欲将少林这个对朝中许多大臣都有影响力的门派铲除,他一面控制神策军打压天策府,一面从天竺请来迦兰高僧,以图在信仰上将少林击倒,少林寺的僧众们并未屈服,他们坚守信仰,传承武学,为江湖的和平与正义继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少林寺还经历了许多其他重大事件,舍利子的神奇功用被外界所知后,江湖各色人等对它的觊觎就没有停止过,专门供奉高僧舍利子的少林塔林也因此成了藏经阁之外受关注度最高的少林区域,一群身份不明的黑衣人却悄然潜入塔林,他们的目标并非舍利子,而是达摩洞后持国天王殿里关押的重犯,这些重犯中,就有当年“大光明寺事件”中的明教高手。
又如,中条一刀流的创始人谢云流误会吕洞宾和李忘生的对话,击伤师父吕洞宾之后远遁东瀛,他以“一击必杀”为追求苦修剑术,并在东瀛创立中条一刀流,欲向中原武林复仇,作为中条一刀流赞助者和幕后黑手的藤原广嗣,正希望借助中国的武学壮大自己的力量,重现藤原氏的荣耀,便鼓动谢云流率一刀流向中原各大门派挑战,面对一刀流的挑衅,少林寺并未退缩,而是派出了慧忍等武僧迎战,慧忍等武僧成功击败了田一郎及其麾下的一刀流五番队,一刀流暂时退却。
少林寺的历史沿革与大事记充满了传奇色彩和英雄气概,从创建之初到历经战乱再到守护正义,少林寺始终坚守着信仰和武学之道,为江湖的和平与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